欢迎访问中国国资管理培训网    今天是:
首页 > 实时动态>> 正文

重磅!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首提“穿透式监管”
2025-02-25 16:16:4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来源 | 现代研究院2025年2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国资国

来源 | 现代研究院

图片

2025年2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国资国企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今年重点任务。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强化创新、优化结构,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会议要求,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打造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新国企;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深入研究形势、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切实增强主业实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监管,探索实施穿透式监管,努力做到向下看清各级、一级管住一级,不断提升国资监督有效性。
从这次会议报道传递出我国地方国资国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下图我们整理了近两年的会议内容比较,供大家学习参考。
通过梳理2020年以来的历次会议内容发现,这是穿透式监管首次出现在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透露出国资监管的新动向。
2025年,是穿透式监管全面深化与落地见效的关键一年,这一创新监管模式将成为各地优化国资监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下是关于地方国资委实施穿透式监管落地的观点。

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如何落实穿透式监管?

 
1.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夯实监管根基
一要强化国资监管的规范性。持续健全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积极调整优化国资监管途径方式和手段措施,深入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构建全面覆盖、科学规范、高效实用的国资监管体系,确保监管有章可循。
二要强化国资监管的专业性。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和公共管理的职责边界,聚焦工程项目、招商引资、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针对“三重一大”等重大决策事项,通过委派董事有效传达出资人意志,强化董事会监督作为出资人监督的重要延伸作用。同时,打造专责专业监管机构,提升出资人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更有水平、更有效率、更有温度的务实服务。
三要强化国资监管的系统性。将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抓创新等目标纳入统一监管框架,强化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战略协同、政策协调与信息共享,树立国资监管“一盘棋”思维。同时,健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主体贯通协调的国有资本监督体系,形成管理系统合力。
2.持续深化重大事项管理,强化监管实效
一要明确界定重大决策事项标准。综合考虑不同层级的国资委监管体系要求、国有集团公司对下属各级子企业的运营管理要求等,自上而下统一制定“三重一大”事项的定义、边界、口径、流程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形成系统的管理标准,以实现上下联动、数据共享和有效监管。
二要突出国资监管闭环。以重大决策、重大投资、重大担保、重大事项和重要业绩指标为核心,制定负面清单与红线标准,实施全流程穿透式审查,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检查核实、追责问责”的闭环管理,增强监管刚性与权威性。
3.加快数智系统建设应用,提升监管效能
一要积极建设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遵循“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原则,科学规划建设重点业务系统,规范数据采集标准和信息资源管理。以“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为切入点,搭建组织层级、业务领域、业务流程“全覆盖”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系统,以实现实时监测、动态感知、成果展示与风险预警,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赋能。
二要注重不同监管层级和监管职能之间的系统对接。在设计搭建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时,需充分考虑与上级监管系统的兼容性,提前规划好数据接口,确保数据传输的顺畅无阻;同时,预留管理维度与指标体系的调整空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在推进过程中,各地应在全面建成覆盖市(州)国资监管机构及所监管企业的在线监管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与省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对接,形成上下贯通的数据传输大通道,促进全国国资国企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力争达成国务院国资委在《加快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国资厅〔2021〕145 号文 )提出的目标,即2025年底前,全国国资国企需全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协同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体系。
三要常态化推动监管系统迭代升级。密切关注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带来的监管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在线监管系统的功能和目标,不断完善监管数据指标和监管模型,确保将新的监管要点动态融入到系统的迭代升级中,保障国资监管系统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
4.精准支持国企科技创新,激发创新活力
一要聚焦科技创新强化出资人政策支持。树立监管战略思维、科技思维、产业思维,提升国资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开放性,围绕科技创新、战新产业等领域,完善“顶格、管用、解渴”出资人支持政策,助力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
二要探索建立更加包容审慎的新产业新业态监管体系。结合本地资本和产业属性,有侧重地健全国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国有企业敢投、愿投、大胆支持创新,着力当好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国资委最新权威答复!回复“以非公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分享到: 收藏
最新课程
推荐专家
  • 王吉鹏董事长 著名管理学者,集团管理权威专家,集团管控理论

    了解更多>>

  • 高亚莉,女,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博士后,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了解更多>>
  • 江百灵 会计研究所
    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

    了解更多>>
  • 职务:主任、党委书记
    单位:国资委研究中心
    李保民博士长期在国

    了解更多>>
  • 刘霄仑,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CFE)、中国注

    了解更多>>
  • 卢力平,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

    了解更多>>

  •  文宗瑜博士长期潜心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具体运用的研究

    了解更多>>
  • 张庆龙,男,1974年1月生;管理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

    了解更多>>
  • 郑洪涛简介
    郑洪涛,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

    了解更多>>
  •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31号
    • 邮箱:mail@gzglpx.com
    • 联系电话:010-57026968

    关注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