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资管理培训网    今天是:
首页 > 管理咨询>> 正文

【国资视野】央企将强化PPP管理 严控非主业新增项目投资
2018-07-19 10:31:07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日,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会议提出,各级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防控,严控债务风险、金融业务、国际化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和安全环保

近日,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会议提出,各级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防控,严控债务风险、金融业务、国际化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和安全环保风险,切实筑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事实上,从上半年中央企业的运行情况来看,截至6月末,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降至66%,比年初下降了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在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看来,当前中央企业降杠杆已经有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下决心改变以负债推动发展的模式,运用各种市场化的手段来降低负债率,如通过IPO、定向增发、配股、设立发展基金等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权益融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改革等。

据了解,为进一步降低央企、国企资产负债率,未来还将继续加强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强化PPP项目管理,严控非主业领域新增项目投资,妥善化解存量项目风险。各地国资委也要加强企业投融资及负债情况监控,多措并举降低资产负债率。

昨日,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彭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质上讲,规范的PPP项目是可以帮助或降低地方政府负债率的。因为它是把“政府投资、短期投入、政府负债”转化成由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公司负债、最终通过长期的政府或使用者付费,以此实现项目收益的模式。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规范的PPP项目可以减少当前政府部门的支出压力。

自去年以来,包括财政部、国资委先后对PPP进行政策收紧,在彭松看来,之前确实有不规范项目的存在,如政府兜底、固定回报、明股实债等,很多地方政府在项目实施中,没有切实考虑自身的实际能力而盲目实施PPP项目,并把PPP项目当成一种融资手段,以致超负荷应用,最终难以支撑前期规范PPP项目的投入,进而使得项目无法进行下去。

“总的来看,对PPP项目的规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让其能够更加长远的发展。”彭松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国资国企改革将聚力破局四路并进
下一篇:下半年国企"防风险"五路并进 设

分享到: 收藏
最新课程
推荐专家
  • 王吉鹏董事长 著名管理学者,集团管理权威专家,集团管控理论

    了解更多>>

  • 高亚莉,女,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博士后,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了解更多>>
  • 江百灵 会计研究所
    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

    了解更多>>
  • 职务:主任、党委书记
    单位:国资委研究中心
    李保民博士长期在国

    了解更多>>
  • 刘霄仑,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CFE)、中国注

    了解更多>>
  • 卢力平,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

    了解更多>>

  •  文宗瑜博士长期潜心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具体运用的研究

    了解更多>>
  • 张庆龙,男,1974年1月生;管理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

    了解更多>>
  • 郑洪涛简介
    郑洪涛,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

    了解更多>>
  •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31号
    • 邮箱:mail@gzglpx.com
    • 联系电话:010-57026968

    关注有惊喜!